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学习绘画技巧?

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学习绘画技巧?

更新日期:2019-08-16 浏览次数:4028次


急着学习绘画技巧=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为什么说过早学习技巧会毁灭孩子的想象力呢?
作为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的教育家鸟居昭美先生,曾经说过:绘画不是要记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用来表现想法的形象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其实,成年人往往很难去理解孩子的想法,也就很难看到这些想法的价值。孩子们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他们胡乱画的作品居然可以和某些伟大的画家的作品相当神似。


像是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却常常被误认为是孩子的画作。


不过,米罗的画看起来随性,线条简单、颜色也简单,好像连小朋友都可以画。可事实上,他创作时有着自己的体系,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就像米罗自己说的:“当我画画时,画在我的笔下会开始自述,或者暗示自己,在我工作时,形式变成了一个女人或一只鸟儿的符号……第一个阶段是自由的、潜意识的;第二阶段则是小心盘算。”


相比大师而言,儿童在创作技巧、经历、情感等方面都是远远不及的。然而,他们所拥有的也是绝大多数成年人,甚至是大师都缺失的:对画画这件事纯粹的热爱,不掺杂任何的世俗、功利的因素在其中。他们总是想画就画,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的。


孩子对色彩和世界充满好奇,让孩子自在画画也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绘画的兴趣后,可能会选择带孩子去学素描。因为参照西方的美术培训体系,所有的因素必须理解三维空间,才能知道距离、大小、透视。而了解这些最好的方式是从素描开始。


可是,一旦开始学习素描,孩子的想象力就消失了。无论是静物,人物,还是风景,现在几乎都是在画照片。这个时期想让他随意画张画,比登天还难。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美术教育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很多孩子过早学习具象的绘画技巧,孩子的想法逐渐被限制住,跳不出来,99%都失去了画画的乐趣。


其实,技巧训练不用着急提前。让孩子多感受几年自由的艺术形式,这会给他在未来能掌握了技术之后,同时具有临摹和创作的能力,而不是只会临摹的能力。


作为父母,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1.孩子的画是和成人的画完全不一样的。成人所感兴趣和欣赏的画和孩子的绘画行为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2.孩子在画画时家长切勿在旁边指指点点。因为这些所谓的指点反而会对孩子的绘画造成干扰。


3.拒绝简笔画。6岁以下的孩子,请勿给孩子教授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涂颜色等,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画,教给孩子画这些,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
同时,过早的教孩子画形象也会逐渐阻碍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自由表达的快乐以及由绘画而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


4.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家长在孩子画完后可以听听孩子画了什么。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能激发他创作的兴趣。


生活就是最大的艺术课堂,不受拘束的表达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要想培养孩子成长,父母的观念认识也是至关重要。Otto2小象听听『童画童话』专栏,为家长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如何看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理解孩子涂鸦的意义在哪里?比起绘画技巧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Kime老师都会帮你解答!



Otto2艺术美学品牌教育总监 Kime 老师,毕业于东海大学美术系胶彩组毕业,从事儿童美术教学16年,丰富的从业经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深受小朋友们和家长的喜爱。


接下来的12节课中,Kime 老师将带爸爸妈妈一起,了解儿童心理学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特点,掌握孩子的敏感期;找到正确的方式保护孩子原发性的创造力!


课程大纲





加入小象听友会,畅听《童画童话》完整版。更有优质讲座、育儿故事随意听,一年只要98元,每天不到3毛钱~年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