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我是Anny,这集听画听话节目中我将与您一起分享名画的故事,让艺术接近生活,感受名画的美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世界名画100幅的第20号作品《千里江山图》。
有画家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说:“中国画是一个老年的艺术,60岁之后才可称之登堂入室。”还说“年轻人不要著急,今年满63岁的他,才刚踏过这个门槛。”
听到这几句话,我不禁有了很大的疑问:中国画真的是一个老年的艺术吗?今天,Anny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天才少年——北宋的画家王希孟。而他在18岁就画出了与《清明上河图》并称北宋两大巅峰画作的《千里江山图》。
翻转手机,细细欣赏
这幅近十二米的迷人青绿山水图
想想我们18岁时都在做什么呢?上学?谈恋爱?跟父母吵架?或是听摇滚乐?即使是古人,在18岁的年纪,也大多是在读私塾,准备来年考个秀才。
十八岁时的王希孟也和我们一样,在没画出《千里江山图》之前,他还不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天才少年”。关于这个人的生平经历少之又少,几乎没什么记载。只知道他十多岁便进入宫中学徒。
刚开始他的画并不出众,但宋徽宗独具慧眼,认为他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艺术天才。于是将他带到身边,亲自教授他画艺。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可惜英年早逝。这幅画也成了王希孟的"千古绝唱"。
千里江山图(局部)
跟着十八岁王希孟的画笔看九百年前的江山,S形构图的山脉节奏感极强。人物豆子大一般,姿态却栩栩如生。不同种类的桥连接不同的水系,南北相通,又相互区别。可以说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很多人对国画犯怵,的确比起西方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国画以水墨画居多,色调较为单一。再配上诗词歌赋,好像需要很多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才能欣赏,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但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会,国画不一定是色彩单薄的。其实中国的画家们很早就开始画青绿山水了,我们后来所见的色彩单一的水墨画,也是从青绿山水发展而来。中国文人画家为了直抒胸臆,舍弃了讨人喜欢的颜色。
形态各异的山石树木
但是18岁的王希孟不管这些,他就要画色彩鲜艳热烈的青绿山水,并且用了金子一样贵的矿物质颜料,一画就是十二米,比两个《清明上河图》加在一起还要长。
要知道,国画下了笔就无法更改,所以这幅超长画卷,用“一气呵成"来形容也绝不为过。从这幅画作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18岁青年的创作热情。
即使九百年之后,再看到这幅《千里江山图》,依然美到让人惊艳。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它更作为中国水墨画的代表,被张艺谋导演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展现在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震撼全球。
亭台楼阁
桥
回到我们开头讲到的话题:中国画真的是一个老年的艺术吗?或者把问题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真的和年龄大小成正比吗?
有人说,年纪小时创造力十足;有人说,年纪大了就会对世界产生不同的见解。此时正在听节目的你是怎样的观点呢?欢迎你来留言和我们交流~
我是Anny,这集节目中我们一起分享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故宫的故事,欢迎订购Otto2小象创艺包故宫宫专题,与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
在下集节目中我将继续介绍名画故事,让我们一起收听Otto2小象听听的听画听话节目,带您看懂艺术之画。